野生菌小镇
野生菌小镇
野生菌小镇
野生菌小镇
南华野生菌小镇

1577416147999614.jpg

中国.南华野生菌小镇彝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的楚雄彝族火把节

1577416233146560.png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楚雄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1981年,火把节被列为楚雄州法定节日,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577416858894882.jpg


节日起源

火把节风俗,在史书里多有记载。最早见于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明。”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一般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火把节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二是认为火把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小年节;三是认为火把节与彝族星月历有关,是通过观测星象变化而定的过年节。而无论哪种说法,都不约而同说明火把节是通过火崇拜的一系列仪式来祭岁除秽祈年的。


节日传说

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慈善夫人殉节的传说

这一传说源于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故事,见诸《南诏野史》等史籍。大意为: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其它五诏,在征得唐朝中央政府同意后,以祭会祭祀为名,通知五诏于六月二十四日到松明楼聚会。邓赕诏之妻慈善夫人感到此举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诏主迫于皮罗阁的势力不得不行,慈善料到丈夫此行必凶多吉少,便以铁镯套在丈夫臂上送行。六诏会集祭祀完毕后,皮罗阁设宴于松明楼,至暮,皮罗阁佯醉下楼;伏兵即举火烧楼,各诏除越西诏因路远未至外其余均被害,尸骨难辨,只有邓赕因臂上有铁镯得以认领回家厚葬。南诏慕慈善才智,欲娶为妃,慈善坚执不从,据城自守,南诏发兵攻城,慈善自尽。此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均点火把以纪念慈善夫人,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阿南殉夫的传说

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人们为她的贞烈所感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火把以祭奠之,相沿遂成火把节。


火把迎诸葛亮

相传,蜀后主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众南征,五月渡泸水,六月入汉中,并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诸葛亮的恩威并重的策略颇得汉中人民的拥护。当晚入城时,沿途群众纷纷举火把提水酒以迎之,遂成习俗,沿袭至今。


牛角挂火把

这一传说主要在布拖县流传。很多年前,布拖一带奴隶主残酷买卖和虐待、残杀奴隶之风盛行,广大奴隶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名叫吉地苏呻的奴隶暗中组织了一个名叫“赤黑日尔”的地下组织,揭竿起义,反抗奴隶主的反动统治,屡屡打败了当地奴隶主的武装。后来,反动奴隶主勾结其它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进行反攻倒算。起义奴隶被团团围困,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有人想出妙计,将火把捆在牛角上点燃,受惊的牛群仓皇奔逃,冲散了敌人的阵线,起义军乘胜追击,打败了奴隶主军队,取得了胜利。那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此,每年的这天,彝族人民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以示纪念,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1577416985543702.jpg

节日盛况

每年火把节期间,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跳起三跺脚,弹起月琴,吹起笛子或口弦,歌唱美好的生活,祈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月光下,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如同繁星散落人间,到处都是火的世界,到处都是歌舞的海洋。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大致为:祭祖、祭火神、祭农神、祈福消灾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以迎火神、祭火神、诵祭火经、赞火把歌、送火神、走村串户、巡山绕田、撒火净宅、火把狂欢等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祭火大典是火把节传统仪式中的重要环节,一般由毕摩会会长主持大典,诵念经文,吟唱史诗,为每一位来到楚雄,来到祭火大典的游人送上至高的祝福。